【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电影知识之香港新浪潮电影介绍(一)》。本年度有关电影学习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210次,已有302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Saturday, August 27, 2011 16:48:18;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2:36:41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电影百科;作品关键词:电影学习,香港电影和具体地址;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电影知识之香港新浪潮电影介绍(一),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1980年代初的香港电影出现了一个并不新的“新浪潮”这个词。所谓并不“新”,是因为这个词早在1960年代在欧洲的法国便出现了,并影响了整个人类电影。香港电影没有法国电影那么“伟大”,未有去到影响“整个人类电影”境地,但,对地球人口最多的黄种人电影而言,却甚具影响力。
放在黄种人电影方位来说,香港电影新浪潮至少在占这个蒙古系种族人口最多的中国人电影处于上世纪同一八十年代起着先锋作用——于香港新浪潮稍后才出现的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电影的“第五代”。像是一次历史巧合,更像是一次上天的安排,在两岸三地(尽管“两岸三地”这个词是到1980年代期末至1990年代初才出现)战后婴儿潮中同时诞生了这一批电影新锐:徐克们VS侯孝贤们VS张艺谋们。
有人认为,《跳灰》(梁普智,1976)是新浪潮的前奏;也有人认为严浩的《咖哩啡》(1978)是开新浪第一个浪头作品。如是,那么个人认为,同是拍摄于1976年的《临村凶杀案》(桂治洪<注3>导演)和稍后的《捞过界》(又名《大好彩》,牟敦芾导演,1978)也同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该前奏乐曲之一。这是许多人都忽略了的或不愿意承认的。
梁普智其实是英籍华人,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来港。虽然祖籍广东台山,但无可否认他已经是半个“番鬼佬”的黄种白人了。曾拍过广告片和任职于英国电视台的他,以拍摄广告片的经验和起用英国摄影师何东尼,到港后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跳灰》,自是比香港电影多了一份西洋味。如节奏明快,多了一份英式幽默;起用外形有点像“半混血”的男主角梁嘉伦,在当时多是英国人任高官的香港皇家警察中出现这样一个华人形象,多少会拉近与观众距离;加上本片摄影技巧灵活,画面清新,全部以实景拍摄,没有过往港片多以影棚搭景的粗糙感等,故受到观众欢迎。但以现在的话语来说,则是外包装俏丽夺目而已,而影片内容实在是普通得乏善可陈。梁普智接着拍《狐蝠》(1977),虽然本片故事在港片中是以罕见的国际事件为题材(前苏联一架新型狐蝠战机投奔日本,其机密资料流至香港,引起西方各国间谍在港展开角逐),但是本片拍来全西化,连男女主角也是来自好莱坞,香港演员在片中不过是配角,尽管影片节奏、画面、配乐和动感不俗,但毕竟是香港观众难以接受的全西化港片。
反过来说,桂治洪导演的《临村凶杀案》却以港人所熟悉、轰动一时的本地刑事案为题材,全片实景拍摄,并拍成黑白片,拍来节奏紧凑,映象迫人,充满张力,主角起用的也不是明星,而是毫不起眼的一个电影武师,倒取了写实效果。同时,影片最后写到罪犯被围捕时,那种怆天呼地的无奈、惊恐和悲愤,有一种人性的刻划,发人深醒。本片虽然只是《香港奇案》三个故事中的其中一段,长度有限,但公映后广受好评。
黑白、实景、没有明星——桂治洪这种具有实验性色彩的创作尝试方式,对身在邵氏兄弟公司(以下简称邵氏)的他而言,十分难得。同样,这在邵氏具有这种容忍,也甚为少见。桂治洪是邵氏少壮派导演之一,拍过相当多的商业片,其中尚有不少粗俗的暴力色情电影。除了这部《临村凶杀案》外,他还拍《成记茶楼》(1974)、《大哥成》(1975)、《万人斩》(1982)等具有特色的影片,在当时也曾获得过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