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论地方戏的特质及其未来之走势(九)》。本年度有关戏剧学习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55次,已有20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Wednesday, October 12, 2011 17:53:20;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4:00:13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艺术辅导;作品关键词:中国戏剧,地方戏和南戏;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论地方戏的特质及其未来之走势(九),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曲音乐和戏曲语言“的问题更加突出。当代戏曲作家大多是以普通话来编写剧本的,尽管剧团在演出时大多仍以方言唱念(也有个别地方戏是用普通话唱曲念词的),但戏曲的地域性和乡土性特征仍然大受损失——方言不只是在语音、语调上有区别,不同方言所特有语汇的文化蕴涵、情趣是普通话语汇所不能承载的。因此,在凸显剧种特色和乡土情味上方言语汇是更加具有表现力的元素,然而,恰恰是在这一方面,当代戏曲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地方戏的音乐是彰显地域特色和乡土情味的主要元素,但自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歌剧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受到西方文化熏染的年轻观众,戏曲音乐的创编和乐队配置都有向歌剧看齐的倾向。戏曲唱腔设计、编创力图摆脱“依字行腔”的传统,以便凸显音乐的“主体性”,不太重视发掘剧种所在地特有的音乐素材,戏曲音乐创作“个人化写作”的倾向日益明显。这种脱离了方言语音语调“牵制”的唱腔地域特征不明显,不一定非得使用某种特定方言演唱不可,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亦可演唱。乐队配置以西洋乐队为榜样,大量增加西洋乐器——特别是大提琴等低音乐器,以弥补民族乐队低音不足的缺陷。这使得戏曲音乐更加丰富,有的确实更加动听了,但是,戏曲音乐的歌剧化也带来了戏曲剧种地域特色和乡土情味的淡化与灭失,导致了众多地方戏在音乐上的“雷同”。
解放后,戏曲实矿由市场主导到政府主导的运作机制转换,非主流的戏曲成了主流文化的承担者。应该说,这些措施提高了戏曲的地位,使政府对戏曲的投资常态化、制度化,这对戏曲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而且也确实创作了一些好戏。但是,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也弱化了戏曲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能力,而且促成了许多地方戏的迅速雅化,加剧了戏曲地域性、乡土性和民间特征的淡化。当代戏曲创作对“草根”的生活关注不够,而且很少从“草根”的立场、情感出发去观察和呈现生活,面向领导、面向专家、面向评奖——精英化的色彩日益浓厚。这并不意味着乐于承担皇主流文化、政府主导的当代戏曲没有好作品,但戏曲与曾经养育它的“草根族”渐行渐远,民间性和乡土性特征日益淡化,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政府对戏曲创作的强力干预保证了戏曲创作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也使戏曲的意识形态属性越来越鲜明,而其娱乐品格则越来淡化,一部分剧目乐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结果干瘪乏味,让人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