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戏曲片《梁祝》与新中国的文化外交(六)》。本年度有关学戏曲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219次,已有92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18:16:30;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4:09:37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艺术辅导;作品关键词:戏曲片,学戏曲和阿曼达·碧妮丝;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戏曲片《梁祝》与新中国的文化外交(六),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综上所述,五六十年代的“梁祝热”促使我们思考许多重要的问题。首先,观众对梁祝故事中情感内容的反应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感知结构(the structure of feeling)”或者更准确地说“眼泪”在五、六十年代文学文化中的意义。“情”这个含义丰富的概念贯穿了晚清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五四”及“后五四”的浪漫主义小说,而在50年代通过“反对封建婚姻”及革命浪漫主义等概念,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50年代的“梁祝热”提醒我们关注50至70年代国情绪文化结构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层面:哀伤的意义,从以上的讨论中可以看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系列的改编过程中,缠绵悱侧的爱情一直是处于加强的一种状态之中,这当然与当时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婚姻法及新中国政府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特定的宣传目的相关,但“梁祝热”中女子越剧的中心位置也让我们重思这个时期梁祝文化热中的性别含义。通常此时期主要的文艺美学被定义为“崇高”和“阳刚”的男性美学,而女子越剧的流行却凸显了50到70年代文化美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根据姜进的研究,在三、四十年代越剧大多数的观众是女性观众,例如家庭主妇、女学生、工厂的女工及一些职业女性。以此大概可以推测50年代的越剧观众绝大部分会是女性。这样一群女观众的欣赏趣味及要求很大程度上也会促成以情爱为主题的传统戏曲片的流行。如我们在讨论中所提到的一些年轻的观众会把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成自己恋爱的榜样,沉迷于其中的哀伤情绪。这其实不仅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像越剧的另一个戏曲片《红楼梦》及黄梅戏《天仙配》在当时也是风靡一时,票房很高。这是50年代初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