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民间失禁与仪式剧——戏弄搬演形态(三)》。本年度有关考中戏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52次,已有664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uesday, November 01, 2011 19:13:21;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6:16:05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艺术辅导;作品关键词:戏曲学习,研究戏曲和名家专访;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民间失禁与仪式剧——戏弄搬演形态(三),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其二,其所歌之曲苏幕遮,最初可能是单片,不倚声而歌,在踏歌传唱过程中渐衍为多片,后倚声填词以[苏幕遮]词牌遗存下来。天宝十三年(754)曾改乐名,在改佛为道、改胡为汉中,龟兹乐中的许多佛曲被改名,如《龟兹佛曲》改《金华洞真》。姜伯勤据此考证敦煌本P3128之《感皇恩》“四海天下及诸州”两首为《苏幕遮》曲,并对P3360抄录于后唐天成四年(929)的六首以佛教圣地五台山为题材的水调未改名《苏幕遮》的情况有详细考证。有人认为唐传日本的曲子苏莫者,属般涉调,可能就是被禁的泼寒胡曲。陈肠《乐书》云:“乐府诸曲,自古不犯声。唐白天后末年,剑器人浑脱,白各为舞曲之名……剑器官调,浑脱商调,以臣犯君,故有犯声。”剑器浑脱转宫调接角调、犯声变音,带来节奏、韵律的丰富变化,使乐曲更加顿挫婉转、悦人耳目。此外,本世纪初于新疆库车昭怙厘大寺发掘的舍利盒乐舞图,据考证描绘的是大约七世纪初即隋及初唐时西域表演的苏幕遮乐舞。图上有一八人乐队,分别执大鼓、竖箜篌、弓形箜篌、排箫、鼗鼓、铜角演奏。。其中有未编入唐代龟兹乐的三种乐器:融人中原图案因素和风格的大鼓、经龟兹乐改造后弦杆拉长、加皮囊或匏莹类共鸣体、双手弹拨的弓形箜篌和宜于鼓吹壮势的铜角。《文献通考·乐考》以乞寒为康国之乐,其乐器有大鼓。陈畅《乐书》卷一五八云:“乞寒,本西国外蕃康国之乐也,其乐器有大鼓、小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其乐大抵以十一月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也。”看来,苏幕遮曲的伴奏乐器,因时因地有所增减,在西域一—内地的地域性迁流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