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编导学习《图兰朵》歌剧赏析(二)》。本年度有关戏剧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318次,已有494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Saturday, September 03, 2011 14:46:37;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2:51:29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戏剧赏析;作品关键词:编导学习,戏剧和文化特性;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编导学习《图兰朵》歌剧赏析(二),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歌剧是个很特别的艺术门类,西方人把它归在音乐类里,与戏剧是隔行如隔山;而在中国因为歌剧和戏曲很像——欧美人就把戏曲译为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都是唱“戏”,更容易把它和戏剧看成一类。但多数歌剧毕竟都是西洋来的经典,我们又不得不尊重西方人的做法。因此,歌剧这个中文名字中虽然也有个“剧”字,却很少有人关心它的“剧”,人们似乎从来也不去追究它究竟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仿佛天经地义就是那样的。《图兰朵》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很多人只听说普契尼这个歌剧讲的是一个“美丽的中国公主”的故事,还有那段很正宗的曲子《茉莉花》。意大利大师喜爱中国音乐,又歌颂中国公主之美,听起来多么浪漫,可是,这位女子可不是一般的中国公主,应该可以算是是世界上最残酷的雌性动物!她用三个可以任意解释的谜语来考所有的求婚者,错者格杀勿论,因之在泽弗瑞里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设计的布景中,一开场台上就“人头济济”——所有的竹桩上都插着血淋淋的首级,琳琅满目。
张艺谋自然是把这个景改掉了,他换上了一幅展现中国武术精华的美丽画面,将气氛由阴郁变为光亮。但人物情节他是没法改的,戏开幕之前图兰朵必须杀掉那么多求婚者,以反衬出最后一个求婚者卡拉夫的英勇和智慧。如果说作者让图兰朵杀的都是外国人,可以解释成是出于一种民族义愤为祖先报仇,那她为什么最后又要去委身于“老外”呢?
公主或者富家女出难题考男人的故事在许多文化中都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女英雄波西娅也有一个测试追求者的办法,用三个盒子来看他们究竟是贪图金银还是仰慕她的人品。但这个办法并不是她自己想出来为难追求者的,而是她父亲临终前定下的死规矩,当她一眼看中了巴散尼奥以后,还生怕他选错了,恨不得悄悄告诉他该选哪个盒子。象图兰朵那样考试是假,杀人是真的女人恐怕在全世界都不可能找到,只能是天方夜谭。事实上那个故事最初来自波斯(现在的伊朗),出典还真和那本名为《天方夜谭》的书极其相象,叫《一千零一日》(1710-1712)。中国人所熟知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的(1704-1717),这个版本里有个嗜好杀女人的男子,妻子为了不让他杀掉自己,就一夜接一夜不断地给他讲故事,最后成了一本书,就叫《一千零一夜》。但是在波斯人手里,男女关系颠倒了过来,主人公成了一个不喜欢男人的女子,她因为在梦中见到一只被母鹿救起以后却见母鹿将死而不救的公鹿,就把这看成是神的警告,就此拒绝所有来提亲的男人,于是她的奶妈每天早上来用白天给她讲故事。本来这都是些神话传奇,不管它是男是女是马是驴,谁也不必太当真,可是,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剧作家卡洛·高奇(Carlo Gozzi)的手里,事情却变得严肃起来了。
高奇写《图兰朵》剧本之前,欧洲从驻远东的传教士那儿得到了不少关于中国的信息,有些还是来自他的同胞利马窦,此君在中国住了几十年,不但把孔子译成欧洲文字,把贺拉斯译成中文,还从做官中得到了不少第一手经验。利马窦的日记是17世纪被发现并传到欧洲的,到了18世纪这类传教士写回来的介绍和翻译就更多了,启蒙运动开始以后,那些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看到来自中国的信息眼界大开,他们不仅找到了一个古老的国度,还吃惊地发现那个社会极其文明,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这一来他们更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了,要重新审视一向被视为中心的欧洲文化传统。有趣的是,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有两个很不相同的原因,伏尔泰和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看到非西方文化的成就,由此认识到文化相对主义的必要性;而向他们提供中国信息的都是些传教士,他们从中国人的文明和秩序中看到的是在那里推广基督宗教的可能,在他们眼里,中国人是“好的,善良的,有可能成为基督徒的”,因此对中国的介绍倾向于以正面为主。在这样的介绍的影响下,伏尔泰推出了充满浪漫幻想的《中国孤儿》,还在其序言里对中国的哲学和制度推崇有加。伏尔泰和他的启蒙运动战友们在欧洲各个国家广为传播他们的文字,宣传了一个美化了的理性中国,同时也就批评了欧洲专制的教会文化。(两百多年后欧美各国盛行一时的多元文化主义也是这样,主张学习非西方文化来匡正西方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