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1)》。本年度有关电影诞生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224次,已有338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hursday, August 04, 2011 09:05:00;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1:42:29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电影百科;作品关键词:希区柯克症候,电影回眸和编导老师推荐;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1),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
前文所述的历史和人物,并非我刻意把电影史“传奇化”。历史面向细节的充分展开,往往有助于我们发现电影史的现实意义。梳理、揭示和阐述“迷影文化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夸张历史,而是通过这个特殊的历史,返回来帮助我们思考今天电影面临的种种问题。到底如何定义“迷影”(cin philie)?“迷影人”(cin phile)与一般影迷到底有什么区别?“迷影影片分析及电影评论范文人”(critique cin philique)在评论影片时,比其他影评人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就让希区柯克——这位世上被谈论最多的导演——曾引发的一系列争论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所谓“希区柯克症候”(syndrome d’Hitchcock),不是要谈希区柯克的电影,而是希区柯克在迷影运动中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电影批评现象。希区柯克在电影史上有着毋庸置疑的贡献,对迷影文化史,希区柯克的贡献就更加特殊,因为他的存在像“显影药水”,让“迷影情结”的面目在一系列电影批评争论中清晰起来。
二战结束后,通过亨利•朗格卢瓦和安德烈•巴赞等人的努力,法国迷影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是,与路易•德吕克的年代相比,这个时期的迷影运动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德吕克时代的对手是“观念敌人”,是整个社会对电影的偏见和蔑视。但到了1940年代末,人们早已不怀疑电影的地位和血统,在这个时期,迷影文化阵营内部发生了严峻的分化。苏珊•桑塔格所说的“cinelove”卷入种种复杂的电影现象中,这场观念分化、对立以及冲突,暴露出早期迷影文化积累的“迷影情结”的弱点,当然也促使混沌不清的“电影之爱”明晰起来。
你很难想象二战后那几年,法国人是如何评价希区柯克的。 1945年到1948年间,共有六部希区柯克电影在法国上映(其中几部拍摄于二战期间),但却没有一篇正面影片分析及电影评论范文。当时的希区柯克就是“money-maker”、“perfect artisan”的同义词。直到1948年7月,《电影杂志》才发表了第一篇正面评论希区柯克电影的文章,作者是杂志的创办人让—乔治•奥里大成(Jean-George Auriol)和雅克•多尼大成—瓦尔克洛兹。当时的法国人对待希区柯克,根本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像发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那样毫无保留地赞扬他,反而是格外小心翼翼、避而远之。在1940年代,法国最活跃、影响最大的电影杂志是《法国银幕》,这本杂志创办于1943年夏,起初作为法国左翼抵抗组织支持的《法国文学》中的一个电影专栏。二战结束后,《法国银幕》于1945年7月正式成为独立出版的电影周刊。在杂志复刊之初,《法国银幕》就以一份不容置疑、无可争议的编委会名单在文化界树立了权威。这本杂志的编委有阿尔贝•加缪、萨特、安德烈•马尔罗、亨利•朗格卢瓦、马塞尔•卡内、让•贝克、莱昂•摩西纳克和乔治•萨杜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