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电影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岛内各类媒体迅速增加,电影业却持续萎缩。从1986年到1999年,岛内报纸种类从31种增加到367种;通讯社增加了4.5倍,但电影却在...[详细阅读]
从新电影的开山之作《光阴的故事》开始,新导演的视野便集中在台湾的历史上。《光阴的故事》的四个故事分别以60年代乡村到80年代的台北为背景。《儿子的大玩偶》则揭示了美国日...[详细阅读]
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统战政策和台湾民众反对美丽岛事件的声音持续不断,台湾社会逐步走向一种软性权威的时代。台湾电影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的局面,但是这种松动却带来了台湾电...[详细阅读]
起讫时间:1982~1986年 代表人物: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1947- )【导演、编剧】 杨德昌 Edward Yang (1947-2007 )【导演、编剧】 陈坤厚 Chen Kunhou (1939- ) 【导演、摄影】 柯一正 YipZen Ker(1949- )...[详细阅读]
弗莱特里科费里尼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是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学徒出来的。他们在新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时期都曾分别做过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和德西卡的助手,并独立的...[详细阅读]
劳逊曾谈到由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是简单的,因此最优秀的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结构也是简单和动人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制作者,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他们不使用什么倒...[详细阅读]
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详细阅读]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详细阅读]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的摄影机也如同“新闻片摄影机的人性,它与手和眼密不可分,几乎与人体等同,随时配合摄影师的注意力”。...[详细阅读]
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一书中,曾给予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真实美学的高度评价。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意大利电影中现实主义的产生及其形成。巴赞谈到:解放时期以及这...[详细阅读]
电影拍摄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一.从电影摄影的景别来分,可分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是根据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或是摄成的画面的范围大小来区分的. ...[详细阅读]
达内 在最后这个时期不再相信电影能恢复往日的风光,他说,在反映存在与事物的真相方面,艺术已停止取代宗教,而是试图在视听的沙漠中为电影完成服丧。这个服丧主题进一步揭示...[详细阅读]
电影虽然早在十九世纪末就诞生,但台湾地区的电影相对起步很晚,并由于长期受到日本的殖民统治的缘故,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台湾电影还是远远的滞后于同时期的中国大陆...[详细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在美国电影的冲击下变得日薄西山。...[详细阅读]
七七事变,宣告了抗战的全面爆发。日寇将战火再次烧到了上海,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周恩来亲自部署,上海戏剧界、电影界组成了十多个救亡演剧队撤离上海,分散到内地继续抗日...[详细阅读]
铁翼雄风 ( 1929 )▪ 日出 ( 1929 )▪ 红伶秘史 ( 1930 )▪ 西线无战事 ( 1931 )▪ 壮志千秋 ( 1932 )▪ 大饭店 ( 1933 )▪ 气壮山河 ( 1934 )▪ 一夜风流 ( 1935 )▪ 叛舰喋血记 ( 1936 )▪ 歌舞大王齐格飞...[详细阅读]
他不但巧妙回应了《法国银幕》时期希区柯克争论中的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更把对希区柯克的分析纳入到巴赞理论中,把对希区柯克电影形式的讨论,与他采用的复杂题材结合起来。...[详细阅读]
奥斯卡最佳摄影师自述《天堂之日》拍摄过程 获奖情况 1979年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纳斯托艾尔孟德罗斯 1979年戛纳电影节 最佳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1980年英国电影学院奖(BAF...[详细阅读]
1995年,也就是电影诞生的第一百年,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可能是她生前最后一篇电影评论。这篇文章后来选入中译...[详细阅读]
1896年8月2日,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出现还不到8个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虽然这次放映未必是中国电影放映的第一次,但至少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史...[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