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4)》。本年度有关电影诞生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92次,已有482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hursday, August 04, 2011 09:42:36;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1:43:37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电影百科;作品关键词:电影史,希区柯克症候和沟通;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4),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于是,他们对“希派影评人”进行反击。首先参加论战的是左翼导演克洛德•维莫莱尔( Claude Vermorel)和路易•达坎(Louis Daquin),他们于1949年2月8日和3月8日先后发表了《电影是“地下”艺术》(Le Cin ma, Art Clandestin)和《摘除标签》(Remarques D plac es)。这两篇文风武断的文章,直接针对“希派”青年影评人,认为希区柯克不过是一个“全能技工”,一个“畅销商品的生产者”。他们的分析——尤其路易•达坎,带有强烈的“重内容而轻形式”的特点,认为“只有在好莱坞失败的人才是真正的电影作者”。
其实直到今天,“重内容而轻形式”仍是许多影评人的常犯毛病,他们把自己对电影的热爱,倾注于电影反映的题材和立场上,而轻视导演在电影语言上的创新。盲目抵制美国电影和商业电影,成为宣扬电影民族主义最方便的批评策略。这一次,回应他们的是青年影评人的领袖安德烈•巴赞,他于1949年3月29日发表了《安德烈 •巴赞与皮埃尔•卡斯特回复路易•达坎》(Andr Bazin et Pierre Kast R pondent Louis Daquin)。
巴赞在文章中与皮埃尔•卡斯特(Pierre Kast)讨论了“艺术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常见误解”问题,回应路易•达坎对希区柯克的批评。安德烈•巴赞提出:“我们认为,在艺术题材危机的今天,对形式的分析具有特殊的紧迫意义。在电影评判中也是如此,当特定的主题被穷尽之后,就必然用新的形式去征服它。”巴赞在文章中以他最喜欢的让•雷诺阿和奥逊•威尔斯为例,分析了他们在镜头语言上的区别,以此强调电影语言的重要性。
巴赞的文章始终是年轻的,他的文字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这篇平和、深入的文章,不仅是在谈希区柯克,而且把这场带有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讨论,上升到电影形式与内容的辨析中,把容易影响迷影影评人的情感色彩(个人志趣、主题至上、政治立场、民族情绪等),从激情化情结中离析出来,导入到关于电影本体的美学讨论中。文章让当时的“希派”青年振奋不已。其实,希区柯克始终也不是安德烈•巴赞最钟情的导演,但在每次争论中,巴赞都能既保持个人的迷影色彩,也不失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
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冷战开始,朝鲜战争的迫近以及国际政治形势的恶化,让法国左翼批评家以更决绝的文化姿态站在左翼思想的立场上。这场“希区柯克争论”最终以《法国银幕》杂志将安德烈•巴赞为代表的“希派”影评人慢慢“驱逐”出杂志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