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编导学习《图兰朵》歌剧赏析(三),章节2》。本年度有关歌剧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390次,已有979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Saturday, September 03, 2011 14:58:43;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2:51:54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戏剧赏析;作品关键词:戏剧学习,歌剧和光线的作用;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编导学习《图兰朵》歌剧赏析(三),章节2,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魏明伦编排的剧情和人物和高齐的原剧本距离非常之远,就是比席勒的版本也远更合理得多。川剧中的杜兰朵从来没有过杀人的前史,她为什么会想出用三个难题来吓退求婚者的办法呢?剧中的太监在全剧开始时这样解释道: 你们这些王孙公子、衙内少爷三天两头,成群结队到这紫禁城外闹着求婚,把我家公主搅烦了。干脆公布画像,张贴皇榜,设下三道难题……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谁有胆量,就请揭下皇榜,来呀,谁来呀?哈哈,我看你们谁也不敢拿脑袋冒险!
也就是说,人们并不真的认为会有人被杀,因此公主的父亲皇帝在听到真有人来揭榜时立刻说:“此乃笔墨游戏,千万不可当真!”
杜兰朵上场后的第一个唱段把她这一“笔墨游戏”背后的心理活动揭示得更加清楚:闭深宫不涉足男人世界,宫娥多太监少阴盛阳衰。厌须眉恨浊物俗不可耐,骄公主掸长袖傲然拂开。拒婚姻驱媒妁独身自爱,雪无情霜无欲冰凝胸怀。冷眼看登徒子渔猎粉黛,争驸马求乘龙挤满御街。设难题备屠刀我出于无奈;杀一人,儆百人,迎刃而解,引以为戒,谁敢再来?
很清楚,至此为止那些求婚者所真正追求的都只是“驸马”的位置及其随之而来的财富,而不是杜兰朵的人品和爱情,所以杜兰朵根本不想考虑,要用杀一儆百的办法来吓退他们。两个冒死一试的求婚者失败后就被送去杀头,但是到了最后观众就会发现,这真的只是一个游戏:“午门斩首是吓唬,刀下留人赦囚徒。”
和历史上绝大多数只能被动接受父权安排的中国古代女性相比,这个杜兰朵颇显出几分现代女性追求独立的精神,但她又是具有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或然性的艺术形象——而从高齐到普契尼的图兰朵都并不具有这种或然性。如果说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农家女花木兰是在忠于父权的前提下偷偷地跨越了社会严格限定的男女界限,那么魏明伦的杜兰朵公主在公开挑战男权的同时也挑战了父权。但杜兰朵又绝不是现代西方同性恋女性主义者推崇的那种厌男癖者,她对父权和男权的挑战都并不彻底,因为那只是被动的防御性措施。在她父亲用种种比喻再三劝导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以后,她的决心就动摇起来。
杜兰朵知道她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现在也犹豫起来,这一内心矛盾使得人物的可信度大为增加。当她和无名氏比花枪败阵以后,“公主威仪倏然消逝,不禁流露童真,像个孩子捂脸踢脚,坐地耍赖!” 这就使她出“难题”考男人这件事确实像她父亲说的那样像游戏一样,这样一个杜兰朵才有可能在最后接受真正爱他的无名氏的爱。
在西方人的各种版本中,图兰朵接受鞑靼王子这一最后的突转都很牵强,图兰朵故事最大的失败之处就在这里。魏明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使杜兰朵和无名氏的结合更为真实可信,在该剧的情节副线上做了一个巨大的改动,让柳儿从女主人公的女奴变成了男主人公的烧火丫头。柳儿多少年来一直把曾经救过她的无名氏当成兄长一样依恋,永远忠心耿耿地为他服务,这就使她和杜兰朵对男人的态度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柳儿为了救无名氏,也为了帮助成全他而自杀死去,这一行动深深地刺激了一向骄矜的杜兰朵,因为她知道客观上是她的固执导致了柳儿的死。而无名氏在发现柳儿死后还忿然推开了杜兰朵。这时候杜兰朵唱道:汗流浃背如雨水,醍醐灌顶似惊雷,一夜间无知女长大好几岁, 领悟了人与人美丑是非—— ……可笑我—— 天之骄,花之魁,娇生惯养,耀武扬威,华而不实,言而无信,有何美?有何美?美在那——不显山,不露水,不自高,不自卑,平平淡淡,踏踏实实,一朵小花蕾!拜村姑,祭小妹,肝肠欲碎……
这就为她和无名氏走到一起铺好了最后一段路。但现在问题反了过来,无名氏不想要她了,这更说明他来求婚完全不是为了驸马的地位和财富,而这一点又使得杜兰朵更应该爱他。最后的结局是任何欧洲人都想不到的绝对中国式的:杜兰朵换上柳儿的装束,“已不是骄傲公主,伴随君比翼飞云游江湖。”舞台指示是:“合唱声中,皇帝遥指江上——两叶扁舟,一前一后。杜兰朵追逐无名氏于烟波深处……”公主最后一定要离开宫廷,丢下她背负的最大的包袱,她去追求的也不能是一个王子,而应该是一个道家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