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20世纪戏曲理论的“戏剧化”与精致化(一)》。本年度有关研究戏曲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285次,已有180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Monday, October 31, 2011 17:30:23;文章更新时间:Sun, August 05, 2018 06:09:05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艺术辅导;作品关键词:研究戏曲,研究戏曲和军旅题材;作者所属频道:学习资料。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20世纪戏曲理论的“戏剧化”与精致化(一),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20世纪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锋、交流,话剧输入中国,外来文化成为一种强势话语,京剧在表演艺术上进一步走向成熟与辉煌的同时,戏曲的“戏剧化”不断强化,造成后来戏曲变为话剧加唱的前因,在戏曲表演艺术达到一种炉火纯青境界、戏曲的诗性写意特征日渐成熟之际,戏曲所受的外来影响与日俱增,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结合、混成,使20世纪尤其是后半叶戏曲发展走向自身特征愈益淡化、不断消解戏曲写意诗性原则、戏曲“戏剧化”的道路。戏曲,固然讲纬构、人物塑造、高潮矛盾,但中国戏曲发展的历程,它所走过的道路,游弋于民间和文人不同阶层,使它不断文人化、文学化,逐渐成为一种写意、空灵、诗化和美的艺术,更强调意境、意象,如诗如文,是沿着“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之论发展而来的,至清代李渔的中国典戏曲理论走向巅峰。值得注意的是,李渔是古典戏曲理论的终结者,他的戏曲理论尤其是“结构论”、“非奇不传”论等又与现代戏剧理论颇多契合,这使得20世纪戏曲发展,不仅在实践上出现一个“戏剧化”过程,放大了它的意义,而且在理论及观念上也出现一种误导,那就是这种戏剧化过程是中国戏曲固有的追求和品格。看到20世纪戏曲发展中这种理论的契合、混淆和接木,可以正本清源,真正认识戏曲的本质,回归和完善戏曲的自我发展。李渔既对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作了集大成的总结、归纳,同时也划出了古典与现代的分界线。这在他的结构论中可以窥探一斑,他认为“结构第一”:
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自《中原音韵》一出,则阴阳平仄画有塍区,如舟行水中,车推岸上,稍知率由者,虽欲故犯而不能矣。《啸余》、《九宫》二谱一出,则葫芦有样,粉本昭然。前人呼制曲为填词,填者,布也,犹棋枰之中画有定格,见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之分,从无出入之弊,彼用韵而我叶之,彼不用韵而我纵横流荡之。至于引商刻羽,戛玉敲金,虽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强而臻自然,盖遵守成法之化境也。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咸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词采似属可缓,而亦置音律之前者,以有才技之分也。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师旷止能审乐,不能作乐;龟年但能度词,不能制词。使之作乐制词者同堂,吾知必居未席矣。事有极细而亦不可不严者,此类是也。